热线电话:18612562598
联系我们

国港通(北京)数字科技有限公司

服务热线:18612562598

工作时间:

咨询邮箱:

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新城国际一期3号楼103展厅

新闻资讯

你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> 新闻资讯

【干货】有机肥不只是改土壤!它藏着 “补碳” 大招,作物不早衰、高产全靠它

发布日期:2025-09-10

提起有机肥,不少人知道它能改善土壤、助力作物生长,但很少有人清楚,它还有一个 “隐藏技能”—— 补 “碳”,这才是有机肥最 “厉害” 的地方。要明白这个 “厉害” 之处,我们得先从当下我国农田的土壤现状说起。

1-1

我国许多农业区县的土壤调查显示,经过四十多年 “化学农业” 耕作,大面积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几近耗尽。国家农业部门近两年的测土调查更直观:每个县抽取 4000-6000 个土样,结果中有机质含量 2% 以上的不足 5%,1.5% 以下的占 80%,近 15% 土样有机质含量甚至在 1% 以下。

1-2

1-3

其实,有机肥在农业中的价值早已被认可。它具有 “养分全面,肥效持久” 的特点:既有植物必需的大量、微量元素,还有胡敏酸、维生素等有机养分,施用量灵活且肥效持久,不仅能让当季作物增产,多年后仍有效果;它能 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,提高土壤肥力”:所含大量有机质(一般 200g/kg 左右)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基础,其中的腐殖质能调节土壤酸碱度、提高保肥性能,助力形成良好土壤结构;它还能 “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”:为微生物提供养分和适宜环境,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与种群;同时,它能 “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”:将植物摄取的养分回归土壤,也是 “降低肥料投入成本” 的好帮手 —— 就地取材、成本低,还能提高化肥利用率,减少化肥用量。

,赞8

可这些常规优势,还不足以凸显有机肥 “最厉害” 的地方。它真正的 “王牌”,是补充土壤碳元素!

大家可能不知道,有机质的碳系数是 1.724,也就是说 1.724 个有机质中就有 1 个碳。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,意味着农作物基本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到水溶有机碳,进而导致 缺碳。而土壤缺碳的危害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。

首先是根系衰弱。根系生长需要内外双重刺激:内在靠土壤的趋水趋肥性,缺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,肥料溶液难 “输送” 到根部,内在刺激不足;外在靠土壤微生物的互动,有机质不足会导致微生物缺乏碳源,根际微生物群落稀疏,外在刺激变弱。双重刺激缺失,农作物根系自然会衰弱、老化,这正是作物减产、抗逆性差的根源。

1-4

其次是作物早衰。根系衰弱会直接导致早衰,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:农作物的木质素、纤维素等物质,靠根部吸收的有效碳转化时能耗低,即便在夜间、阴雨天或大棚CO₂不足时,转化和积累也能持续;可若根部吸不到有效碳,只能靠叶片光合作用转化 CO₂,同样的积累需要消耗更多能量。白天阳光充足时能量还能供应,夜间或阴雨天就只能消耗作物自身能量,长期能量收支失衡,作物自然容易早衰。这一点在生长期较长的瓜豆类蔬菜和果树尤为显著。

除此之外,缺碳还会导致作物出现黄叶病、失绿症。阴雨天光合作用几乎停止,作物无法正常吸收转化空气中的 CO₂,碳营养和能源双双下降,持续阴雨就会出现黄叶落叶,新叶失绿,这并非大家以为的“水浸”,而是缺碳所致。

1-5

作物 “亚健康” 也与缺碳密切相关。很多作物没有明显病症,却萎缩慢长或纤细虚长,甚至失去原生态气味,这往往是有机营养不足 —— 也就是缺碳。虽然空气中 CO₂取之不尽,但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后,作物仍在新陈代谢、消耗能量。若有根部吸收的水溶有机碳补充,物质转化、积累和能量供应能正常进行;一旦缺碳,作物就会日夜 “透支”,陷入 “亚健康” 状态。更严重的是,缺碳会削弱作物的抗病能力:作物应对病虫害时,需要释放 “信息素” 驱赶病害源,受损后还需 “修补物质” 修复,而这些物质都含碳。有机营养素不足,这些物质无法充分生成,弱株自然比壮株更容易生病,所以说缺碳是农作物的 “百病之源”。

一直以来,我们强调增施有机肥是为了改善土壤、提高有机质,却常常忽略了它补“碳”的关键作用。正是这个被忽视的作用,决定了有机肥在现代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—— 为土壤补碳,就是为作物注入 “生命力”,让作物更健壮、更高产。这才是有机肥最 “厉害” 的地方!


分享到: